3年前还只是乡间的一洼小池塘,如今却亭台楼阁、绿树成荫,这是广西贺州市马鞍寨中小学生研学教育实践基地,里面设有图书阅览室、刺绣室、书画室等功能教室,以及轮滑、篮球和排球等运动场地。
“唯有牵住教育扶贫这个‘牛鼻子’,才能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。”贺州市教育局局长邱宗全说。为了让教育扶贫工作帮到点上、扶到根上,贺州市近年来积极探索教育扶贫新路径,通过教育扶智、精准资助、“三位一体”策略,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。
教育“循环扶智”促乡村振兴
“爸妈不回来,我就来这里过假期,比自己待在家里好。”住在马鞍寨的小学生陈小通说。虽然父母外出务工,但基地里有同学的陪伴,有老师的关爱,还有丰富多彩的活动,今年的暑假过得有滋有味。
近年来,贺州市教育系统充分利用各类农村生产生活及自然资源,大力建设位于农村的中小学研学教育实践基地,形成了“以农促教—以教促旅—以旅促农”的教育“循环扶智”模式,有力地促进了乡村振兴工作。
在研学教育实践基地,孩子们可以学习种植知识、采摘蔬果,体验包饺子、做艾叶糍粑等活动,既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时间,又收获了劳动教育,获得村民们的称赞。
“看到这里环境这么好,孩子们这么积极好学,村民们的思想开始转变了。”马鞍寨研学教育实践基地负责人彭福权说。随着基地的教育作用不断凸显,一些村民自愿拆除了自家破旧的闲置房屋,修好了路基,村容村貌不断改善。如今的马鞍寨,已经成为“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园区”,一条条干净整洁宽敞的水泥村道,一片片青翠欲滴的果园,交织成一幅新农村美丽画卷。
这其中,教育的力量不可忽视。贺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通过在农村建设研学教育实践基地,引导村民们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,共同关心本村孩子的教育问题,让“治贫先治愚,扶贫先扶智”理念深入人心,马鞍寨最终走出了一条教育扶贫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路子。
精准资助让寒门学子安心
贺州位于桂东地区,经济发展相对滞后。如何让“寒门学子”更便捷地享受国家资助政策、安心上学,该市教育系统一直在努力探索。
2017年,贺州市开始设立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乡镇代办点,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实现了“在家门口办理贷款”。还款期间,相关管理部门利用各乡镇集市的时机,安排工作人员到乡镇集中开展“家门口刷卡还款”业务。同时,贺州市进一步加强生源地助学贷款管理,全市形成了较完善的“区—乡镇—学校”三级工作管理网络,高中、中职学校设有独立的资助办,专人负责助学贷款管理工作。
为了做到精准资助,今年春季学期开始,贺州市教育系统又推行学生资助工作台账电子化管理,指导有条件的县(区)资助办、学校逐步推行学生资助台账电子化,同时配备指纹(人脸)身份识别系统,进一步加强学生资助资金监管,确保财政专项资金安全。
2016—2018年,贺州市共筹措资金4.39亿元,累计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56.9万人次,累计发放各类学生资助资金4.23亿元。全市完成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助学贷款4.5万人,发放助学贷款3.06亿元;完成学费贷款代偿1856人,免除资金1898.9万元,实现应助尽助。
“三位一体”补上教育短板
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,贺州市教育系统制定了“抓控辍保学、抓贫困地区学校教师培训、抓职业教育”三位一体教育脱贫攻坚方案。
今年春季学期开学,贺州市失学辍学学生1275人,其中建档立卡贫困生332人,后经各级政府和www.28365-365_365bet体育开户_Bet体育365提款要多久2022门努力劝返,到6月底,失学辍学人数下降到327人,其中建档立卡贫困生下降为49人。这得益于贺州市推行的“以市为主”控辍保学管理体制。该市实行“市级领导包县区、县级领导包乡镇、乡镇干部包村、村干部包村民小组、学校校长包校、班主任包班、科任教师包人”的“七包”责任制,确保小学毕业与初中入学无缝衔接。
要有效稳住辍学后返学的学生,让更多学生爱学、乐学,教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近年来,贺州市把建设一支优秀乡村教师队伍作为教育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。
该市优先安排农村贫困地区学校校长参加“国培计划”和“区培计划”,从2016年起,连续3年组织1.8万人次的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校长通过集中培训、教师工作坊、远程网络与校本研修等方式,提高贫困地区学校管理质量。
今年开始,贺州市将培训对象扩展至贫困地区学科教师,面向267所贫困村学校举办语文教师培训班,全面提高贫困地区的语文教育教学质量。近两年,贺州市还通过公开招聘、特岗计划、农村定向全科生计划等方式共招聘教师2443名,其中安排到乡村学校任教近2000名,占比80%以上。
一技在身,脱贫不愁。贺州市把职业教育作为帮助贫困家庭“拔掉穷根、阻断贫困代际传递”的重要途径。贺州职业学院立足区域优势,开设了加工制造、交通运输、医药卫生、旅游服务等就业前景好的特色专业,并与当地多家有实力的企业和单位签订合作协议。
近年来,贺州职业学院共招收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22630人,学生毕业后由学校推荐就业,就业率达97%以上,真正实现了“职教一人,就业一个,脱贫一户”。(通讯员 潘永贞 吴长奎 何丹 本报记者 欧金昌)
版权所有:中华人民共和国www.28365-365_365bet体育开户_Bet体育365提款要多久2022 中文域名:www.28365-365_365bet体育开户_Bet体育365提款要多久2022.政务
京ICP备10028400号-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:bm050000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