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岸见一郎
豆瓣:8.6
我在大学有一个特别知心的朋友,这本书就是她推荐给我的。
像她的个签“不做完美的女孩,只做勇敢的女孩”一样,在我眼里,她几乎就是《傲慢与偏见》的女主伊丽莎白的翻版,活得自信又洒脱。
我和她的许多观念都很契合,但我俩有一点截然不同:她能轻易捕捉到自己的闪光点,发自内心地相信自己、爱自己;而我经常关注的是自己的不足,并期望以这份自卑、焦虑来鞭策自己。
虽然书中也提到了: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,而是来自与“理想的自己”的比较,只要处理得当,自卑感也可以成为努力和成长的催化剂。
可是看到她之后,我才明白,在变得优秀的道路上,我明明可以避免苛责、打压自己,而是以悦纳自己的方式轻装上阵。
本书的叙述形式是哲人和青年的对话,哲人对阿德勒心理学研究颇深,青年则像万千普通大众一样,受许多人生难题所困扰。
当青年抱怨着他不幸的过往经历时,哲人毫不留情地指出:你并非真的不幸,而是需要不幸,只要你继续将自己的不幸当作保持“特别”的武器来用,那你就会永远不幸。
前些年关于原生家庭的探讨很多,这句 “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”风靡全网,听起来充满了无力感和绝望。
(网上传这句话出自阿德勒之口,是谬论哦)
最初看到这句话时,它就像个小锥子一样击中了我的心脏:好像一时之间,现在的我具有的任何不幸和缺陷都有了发泄口,这一切,都源于我不够圆满的家庭和童年经历!
按照原因论来看,如果一个孩子的父母感情不和睦,那他对婚姻持悲观态度是情有可原的。
很多人受困于过去的不幸,然而,一来我们无法让时针倒转,如果成为原因论的信徒,我们将会一直活在过去的阴影之中;二来很多时候,我们是因缺乏改变的勇气,或是把不幸作为了获取同情和关注的工具,自己主动选择了不幸。
阿德勒的目的论恰恰相反,他认为: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,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。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。
听起来是不是充满了改变的生机和希望?
可是阿德勒的理论实施起来并不容易,甚至有人说:如果你在20岁了解了阿德勒心理学,那你至少在30岁才能真正学会。
但是,知晓了这一点,可以从“不幸过去”的顾影自怜的困境中,轻盈地迈出第一步,就是最大的进步了。
试想,当我们在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岛上出生,在一个不存在“社会”、“金钱”、“法律”等概念的世界中长大,我们的确和动物并无二样,也不会有如此多烦恼。
阿德勒说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,但是,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,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。
这是阿德勒理论中一个非常实用的工具,简单解释一下课题分离就是:与你/我何干。
作者提出: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,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。
书中列举了许多例子,比如在管教不爱学习的孩子时,阿德勒主张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人生课题,即便是父母也不该横加干涉,强迫孩子去学习,而只需让孩子知道遇到学业困难时,父母会提供援助即可。
在工作、交友上,应用课题分离能消除许多人际关系的烦恼。在弄清这是谁的课题后,丢掉别人的课题,是为我们的人生减负的第一步。
本书中,最使人耳目一新的观点即是:自由的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。
因此,如果有人讨厌你,那正好证明你活出了自我。
因为如果不付出被讨厌的代价,而是在意他人的评价、寻求他人的认可、按照他人的期待去生活,那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,行使自己的自由。
进一步说,即使有人不喜欢你,那也并不是你的课题。
并且,“应该喜欢我”或者“我己经这样了还不喜欢我也太奇怪了”之类的想法,也是一种干涉他人课题的回报式的思维。
与哲人辩论了良久,青年还是对这看似“不近人情”的课题分离法将信将疑。
哲人提出:人际关系的起点是课题分离,终点是共同体感觉。
共同体感觉可以帮助我们从过剩的自我意识的束缚中解放出来,将对自己的执着转变为对他人的关心,它分为自我接纳、他者信赖、他者贡献三部分。
正因为“自我接纳”接受了真实的自我,才能够不惧背叛地做到“他者信赖”;而且,正因为对他人无条件地信赖,才能够做到“他者贡献”。
这是全书最难理解的部分了,我也是浅尝辄止,悟了,但没完全悟。。。
这里面,仍然有几个很打动我的地方。
① 哲人建议青年:对于想结交的朋友,应当无条件地完全信赖。
青年发问:完全?那他背叛我了怎么办?
哲人回答:你当然可以选择相信也可以怀疑。但请想一想,你的目标是把他当朋友,如果你一味地担心背叛,害怕关系破裂带来的伤痛,那你永远无法和他建立深厚的关系。更何况,真要背叛,那也是他的人生课题,你是无法干涉和阻止的。如此一来,是该选择信任还是怀疑,答案就非常明显了。
② 哲人说:归属感不是生来就有的东西,要靠自己的手去获得。
无论是你还是我,我们都不是世界的中心,必须用自己的脚主动迈出一步去面对人际关系课题;不是考虑”这个人会给我什么“,而是要必须思考一下”我能给这个人什么“。这就是对共同体的参与和融入。
读这段话我十分有共鸣,这个道理也是我大学学到的最珍贵的处世之道。
最后,作者的人生观也很清新别致,他认为人生不应是爬山,不是为了征服一座座险峻高山而活;而应是旅行,朝着目的地出发途中的每一个瞬间都值得纪念。
我们的人生,就像是在每一个瞬间不停旋转起舞的连续刹那,并且,暮然四顾时,才会惊觉:“已经来到这里了吗?